循夢而行,勇攀高峰固體制劑1號車間以重點產品為核心,聚焦關鍵工藝優化,持續挖掘潛力。2024年,團隊針對唐林依帕司他片的壓片固定片重調整、剔廢數量等關鍵環節展開技術攻關,通過精細化參數控制與流程再造,使產品平均得率從2023年的96.98%提升至97.96%,實現0.98%的顯著躍升。這一突破不僅意味著成本的有效控制,更是對品質的極致追求。同時,車間深知人才是創新的核心動力,為此團隊積極組織參與創新技能大賽,以賽促學、以學促用。
在激烈競爭中,車間設備工程師柯定華以課題《降低流化床充氣密封圈使用成本》憑借精湛技術斬獲一等獎,實現了密封圈“零”更換,年化節約1萬元;孫鑫以課題《降低產品A素片剔廢數量》憑借創新思維摘得三等獎,使得A產品每批剔除數量下降72%,這展現了團隊“技術為矛、協作為盾”的進取精神。
拼搏奮進,精益求精車間將精益管理融入血脈,全員投身降本增效的浪潮。2024年,車間共提出合理化建議229條,其中95條被采納并制定措施,63條高效落地執行。車間班長黃建淘主導“新增提升機代替人工”項目,減輕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使每班操作人員減少一名,降低了人工工時;車間班長李桂利通過優化挑戰性試驗次數,每批生產挑戰性試驗次數由原來的9次降低至2次,每批可節約790分鐘,大大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。
車間班長孫倩倩統籌標準化管理及運行質態的巡檢工作,制定計劃覆蓋車間全范圍,聯合車間主任、班長開展內部自檢工作,累計輸出整改措施332條,到期整改率100%。通過防差錯法的持續推進與標準化工具的深化應用,車間實現“零重大偏差”,質量管控水平再上新臺階。
精確謀劃,敢為人先面對重大、復雜項目挑戰,車間以高效協同為原則。2024年,車間成立項目組發起國產包裝線新增項目,項目成員從設備進場到調試確認,全程實時跟蹤進度,并與工廠各部門無縫銜接,確保唐林依帕司他膠囊按期恢復供貨,項目全程未發生任何質量事件,彰顯了跨部門協作的“海陵速度、海陵質量”。
凝心聚力,育才強基人才是車間發展的第一資源。孫紅艷牽頭構建“多維賦能”培養體系:優化上崗證流程,縮短認證周期;協助質管部搭建TMS培訓系統,實現課程數字化覆蓋;制定多崗位輪崗計劃并跟蹤實施,2024年車間新增內部“一人多崗”人員25人、跨車間復合型人才39人,打造靈活高效的人才網絡。
同時,車間班長張昌東組織車間骨干參加南京藥物制劑工職業等級認定,7人考取中級技工(4級)、2人獲初級技工(5級),技術認證通過率居公司前列。通過AB崗保留率95.24%、班組長保留率94.12%的亮眼數據,車間打造出一支“能打硬仗、敢闖新路”的核心團隊,為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